坚持与支持——纪念抗战70周年


  •   天涯原创赞助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在线签名活动:
      读着先辈们的故事,感谢先辈们的付出,为国投身抗战队伍,坚持抗战,取得胜利!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,借70周年抗战胜利之机,作为中国人,在线签下你的大名,写下你的骄傲,支持老兵,支持抗战胜利,支持祖国强盛。

      回复要求:
      我,你的大名或天涯ID,“赞”抗战胜利70周年!+自己的想法

      例如
      我,天涯原创赞助,“赞”抗战胜利70周年!滚蛋吧,鬼子君!

老兵的故事

  • 第一位抗战老兵名叫朱锡纯。
    1924年生,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三市镇三星村 身体、经济条件一般。
    第五军新22师、野人山
    经历过野人山的朱锡纯,属国民革命军第五军新22师。
    因为笔迹工整、隽秀,先在政治部任“录事”的朱锡纯,在进入印度后转至补给科,任汽车驾驶员。“开道奇,大的军车”。抗战胜利后,美军留下大批的作战物资,“用车的时候比较多,就没有参加内战”。直到接连而至的三次事故,朱锡纯回乡。
  • 1920年生,湖南省湘潭市湘乡市月山镇白龙村
    身体及经济状况尚可。
    黄埔军校17期、第27军军部通讯营、豫西会战
    黄埔军校17期(七分校,西安)毕业生李皋阳,1941年2月被分配至国民革命军预一师师部通讯连。1945年4至8月,已调至国民革命军第27军军部通讯营二连的李皋阳,参加了豫西会战。
    “战斗打得相当惨烈。我们通讯连那也是白天黑夜的忙”。除通讯保障外,李皋阳还做了一件让军长谢辅三和师长李奇享(27军47师)竖大拇指的事情。“当时陈纳德的飞虎队前来支援,但敌我混杂,怎么引导飞机轰炸成了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”。最后是李皋阳解决了这个问题。后部队经洛阳,移至郑州驻防。在驻防地“荥阳县顺水镇孙庄”,因为“爱看书”,“不打牌、不抽烟、不喝酒”,李皋阳结识了现在的老伴孙菊如。
  • 1920年生,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寸石镇财宏村
    身体、经济状况一般。
    税警总团学兵团、新38师114团3营、入缅作战、野人山1937年,在家排行老大的谢云威被抽壮丁。
    被编入国民政府财政部盐务总局税警总团学兵团(4团)的谢,在都匀驻训3年。后在开赴广西剿匪的路上,部队被改编为新38师114团3营9连。“我那时候扛的是机枪,直到在缅甸负伤”。 右手虎口被枪弹所伤的谢云威,没有下火线。在随后的转移中,靠着“12斤大米”,谢担着1000发子弹(约60斤)随部队历时1个月零3天穿越野人山,到达印度红茶场。反攻期间,因俘获日军“比军长还大的官”,谢被提升为“副团”。抗战胜利后,谢先是在广东沙河带领日军战俘修建抗战烈士陵园,后押解战俘到秦皇岛。后于1946年返乡。

  • 1928年生,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大春桥枣子园
    身体及经济状况较好。
    第74军58师、司药、湘西会战1945年春,在溆浦、武冈等地躲避战火的郭培金,经熟人介绍进入国民革命军第74军58师师部卫生队。“认识几个英文字母”的郭培金,以“司药兵”的身份参与了雪峰山会战。
    1945年底,在听说“老的、小的都可以离开部队”后,郭培金重又返回学校读书,后参加“抗美援朝”


  • 1924年生,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滩头镇大陂村
    身体尚可,经济条件一般。
    空军第二飞机修理厂、第六期机械训练班、空军第五航空大队
    1942年8月,刚上完初一的陈海梧考入“空军第二飞机修理厂”第六期机械训练班(湖南芷江)。经过6个月的文化课学习后,自认为“文化课不行”的陈,在分科时选择了“技术见长”的“发动机修理”专业。 1944年3月,陈海梧被选调至“空军第五航空大队”(中美混合大队,飞虎队)任机械师。在飞虎队两年,担任P40、P51战斗机发动机养护任务的陈,和“芷江机场机械维修班长”秦明一样,也目睹了“周励松”迫降失败,机身起火,同僚开枪以尽早结束战友痛苦的场景。1948年底,随着解放战争形势变化,陈脱离部队带家属返乡。